当地时间5月15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第二届托马斯·劳巴赫研究会议上发表讲话称,未来通胀可能更加波动,美国可能正在进入一个供应冲击更频繁、持续时间也更持久的时期,这对经济和央行来说都是一个艰巨的挑战。以下是具体介绍:通胀波动性上升的原因:过去五年的经验表明,传统通胀模型已难以应对全球供应链重组、地缘政治冲突及能源价格波动等复杂因素。新冠疫情后,供应链中断、劳动力短缺和能源价格飙升暴露了全球化模式的脆弱性。随着贸易壁垒增加和生产本地化趋势强化,供应链灵活性下降,通胀波动或成为新常态。供应冲击长期化的挑战:地缘政治冲突(如俄乌战争)、气候灾害频发及人口老龄化正在加剧供应约束。例如,关键矿产、半导体等战略资源的争夺推高了生产成本,而极端天气导致农产品和能源供应不稳定。此类冲击的持续时间和波及范围可能远超预期,迫使美联储在“抑制通胀”与“保障就业”之间反复权衡,政策难度显著上升。对美联储政策的影响:鲍威尔表示,美联储将根据过去五年的经验,重新审视战略框架的某些方面,还将考虑改进委员会在预测不确定性和风险方面的政策沟通工具。在当前的审查中,委员会正在讨论从过去五年汲取的经验教训,并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完成对共识声明具体修改的审议。鲍威尔的发言不仅是对美国经济的预警,也为全球央行应对“滞胀式”供应冲击提供了参考范式。未来数月,美联储框架修订的细节与落地效果,将成为市场研判政策转向的风向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