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民间学者杨国庆对南口战役的研究已达二十载之久。他致力于还原南口战役的历史真相,让更多人了解这段悲壮而光荣的历史,其研究历程与成果主要如下:研究缘起:杨国庆是昌平农民,爱好历史与户外登山。2005年5月,他在昌平西边的长峪城登山时,发现山梁上有疑似工事的人工壕沟,长城墙体上也有许多不规则凹坑,后经向山下村子里的老人询问,又查阅昌平区档案馆的《昌平掌故》,得知此处曾发生过南口战役,这一发现开启了他对南口战役的研究之路。研究方法:杨国庆注重寻找真实的历史场景,将“文献资料、田野考察、口述史调查”三者相互比对,把宏大叙事与历史细节相互印证,力求精准还原南口战役的来龙去脉。研究成果: 发现大量战争遗物与遗迹:二十年间,杨国庆让数千件战争遗物重见天日,他已走访南口战役上百个阵地,发现上千枚子弹壳。2009年他曾在昌平区的雕窝沟阵地,一次发现120枚子弹壳。他还意外得到一份作战地图,据此找到史料中鲜有记载的“舍城西梁”,并发现了战壕遗迹。 还原战役细节与历史真相:通过挖掘出的防毒面具、子弹壳、遗骨、马蹄铁、钢盔、水壶等战争遗物,与史料一一相互印证,杨国庆让战争的碎片逐渐拼凑,使历史脉络逐渐清晰。例如,根据遗骨特征推测牺牲士兵的年龄,结合当地传说判断日军使用毒气的地点等。 推动南口战役相关纪念设施建设:杨国庆带领志愿者在南口战役遗址立碑,如在一三九零高地黄花坡战场立起刻有“迟来的丰碑”字样的石碑。他还经营着南口抗战纪念馆,馆内放着他多年的调查资料、战争书籍及研究手稿,还有他亲手绘制的《南口战役长城防御阵地草图》。宣传推广:在南口战役纪念馆开办的11年里,杨国庆接待抗战老兵十余名、接待抗战将士后代近百人,参观者还包括学生、教师、国内外游客等。此外,他已连续17年组织“战地寻踪”活动,向公众讲述南口战役,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感知南口抗战的精神内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