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西南昌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创新、项目带动等方式,加快构建绿色能源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如下:政策支持引领:南昌制定了相关实施方案,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强省会战略全局,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明确了“十四五”期间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能源供给体系加快构建等目标,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同时,出台《南昌市新能源产业链现代化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6年)》,力争2026年全市新能源产业链全产业链营业收入达到1000亿元。聚焦技术创新:南昌聚焦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等重点领域,加强技术研发。例如,已建成2GWh钠电产线,还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及独立研究院,自主研发了可取消集装箱冷却系统的高温储能电池、可在-40℃至60℃工作的宽温电池、适配电网调频的高倍率电池等。推进项目建设:南昌有一批重点新能源项目建设与投产,持续夯实新能源产业的供给能力。总投资20亿元的赣锋锂电消费类锂电池电芯PACK自动化制造项目预计2025年投产;赣锋锂电(南昌)锂电池生产基地预计2026年6月投产,将建设新型锂电池研究院及年产10GWh新型储能锂电池、40万支消费类锂电池和固态锂离子电池生产制造产线;杭电铜箔、科达利动力电池结构件等项目产能也正逐步释放。拓展应用场景:南昌积极拓展新能源应用场景,从建筑光伏到屋顶发电,从储能项目到充放电网络,新能源产品正深度融入城市肌理。例如,青山湖区湖坊镇石泉村作为光伏产业试点村,预计安装7兆瓦光伏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约744.7万千瓦时,年产值约308.5万元。在红谷滩区,有江西首座集“光储充放检调”为一体的红谷滩车网互动超级充电示范站,构建起智能化、多元化的绿色低碳充电服务生态系统。发展可再生能源:南昌有序布局可再生能源,推动了一批重大能源项目正式投运。如中广核进贤风力发电厂项目,共安装了13台风力发电机组,设计年发电量8000万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约2.6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约7万吨,该项目也是江西省第一个配备储能的风电项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