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凭借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一系列举措,为深海装备的测试与应用搭建了良好平台,激发了深海科技的旺盛创新力,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提供优质测试环境与设施:海南四面环海,三亚南山港地理位置优越,科考船从这里出发到深海进行装备测试仅需半天时间。南山港公共科考码头面向所有科研机构开放,2020年到2024年,其服务的科考航次从30航次增长到1416航次,2025年上半年服务的科考航次已快赶上2024年全年的量。此外,三亚深海科考码头与岸基实验保障平台项目正在建设中,建成后将形成更加开放共享的海洋科技平台。助力科研团队技术攻关:众多科研团队在海南开展深海科技研究,如浙江大学海南研究院海洋过程与装备团队的“信天翁”无人风帆航行器,从南山港出发,成功穿越台风,完成对台风内部气象变化、海洋动力过程等的探测任务,其性能经受住了实测检验,收集到的数据为台风研究提供了支撑。推动深海探测装备发展: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能在近万米深的海底开展作业,实现了“被动等鱼”和“主动捕鱼”相互配合,获取了深海及深渊鱼类样本,推动了深渊狮子鱼等深海鱼类演化和基因组的相关研究。促进产业集聚与成果转化:崖州湾深海科技城已集聚1000余家国内外深海科技企业和一批涉海科研单位和高校。深海科技创新公共平台启动试运行,深海装备产业园二期也已投入使用,为海洋装备产品“靠前研发测试、靠前生产组装、靠前维护保障”搭建了载体。出台政策支持产业发展:海南出台《海南省加快构建具有特色和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将推进深海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特色产业培育行动的重要内容,提出要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到2027年,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深海科技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超过60亿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