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专项债发行正在提速,资金投向也有新变化。 专项债发行节奏加快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8日,年内各地发行新增专项债总规模已达到33822亿元,今年我国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当前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已达到76.9%。与2024年同期相比,多发行了8108亿元。以季度为统计口径,一季度发行9602亿元、二季度发行12004亿元、三季度以来已发行12216亿元,三季度发行规模已超过二季度整体,且三季度尚未结束,有望成为发行量最高的季度。以月度为统计口径,5月份以来,单月新增专项债的发行量均超过4000亿元,其中7月份发行约6169亿元,8月份发行约4865亿元。9月份前9天,发行新增专项债已达1598亿元,预计9月发行量或突破4000亿元,10月剩余额度将基本完成发行,四季度可能仅保留少量额度用于应急项目。 专项债资金投向“上新”专项债资金投向除了以往的借新还旧、土地储备、棚户区改造等领域外,多地还将其投向政府投资基金,加大了对地方产业的支持力度。早在今年6月,北京就发布公告称,2025年北京市政府专项债券(三十五期)计划发行金额100亿元,募集资金用于“北京市政府投资引导基金”,这是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首次用于投资政府引导基金。随后,江苏、西安、宁波、广州、上海等地也作出相应探索,将专项债投向政府投资基金。截至9月10日,全国已有七地将专项债券资金投向政府投资基金,金额合计410亿元。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8月份多地发行专项债用于政府投资基金,加大了对科技创新、未来产业的支持力度,反映专项债用途正在经历结构性变化,从传统基建投资向公共服务、产业升级、债务化解等多领域加速延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