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东盟通过能源合作,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技术创新、经济增长等方面为区域经济注入了强劲动能,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积极推进与东盟国家的跨境输电线路建设,如中老500千伏联网工程(老挝段)线路部分已开工,预计于2026年4月实现与中国国内段同步建成投运。该工程投运后,中老两国双向电力互济能力预计达到150万千瓦,每年可输送30亿度清洁电能。此外,中国南方电网在澜湄区域已建成16回110千伏及以上跨境输电线路,分别与越南、缅甸、老挝电网互联,为区域能源输送提供了坚实的硬件支撑。推动技术创新与共享: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与老挝国家电力公司合资成立老挝国家输电网公司,通过共享技术提升老挝智能运维水平。例如,助力老挝应用无人机X光检测技术,使输电线路缺陷识别检测效率提升90%;部署喷火无人机清障,安装分布式故障定位装置,大幅缩减电网故障查找时间与停电时间。此外,中国—东盟能源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的成立,以及“大瓦特—老挝语能源行业大模型”等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为东盟国家绿色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累计与东盟国家能源企业合作投资和建设超30个能源项目。其中,投资、建设、运营的越南永新燃煤电厂一期项目,建设期间拉动当地采购及工程相关业务逾13亿元人民币,运营期间累计纳税超2亿美元,创造近700个长期就业岗位。中国华电在东盟电力投资规模约70亿美元,总装机476万千瓦,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约1200个,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就业。提升能源供应稳定性:中国与东盟通过跨境电力贸易,实现了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如中老电力联网实现了跨境双向输送,雨季老挝富余水电送至中国消纳,枯水期中国及时向老挝补充供电,这种互补机制提升了区域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能源保障。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能源合作带动了与能源相关的上下游产业发展,如电力设备制造、工程建设、运维服务等。同时,随着能源合作的深入,也促进了物流、金融等服务业的发展,为区域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创造了条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