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上网产品虚假宣传问题确实较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套路:强制预存与诱导消费:部分产品在宣传时承诺随用随充,但消费者购买后却被要求预存一定金额才能激活设备。如河北邢台的段女士在某平台直播间购入便携式无线上网设备后,被要求预存至少50元。激活后网速慢,客服称确认收货并给出五星好评可免费升级,否则需补200元差价,后又改口称再加50元也可升级。套餐陷阱:商家常以低价、大容量流量套餐为诱饵,吸引消费者购买,却隐瞒套餐的限制条件。周女士被“19.9元300G”的优惠吸引,入手后发现需一次性交2年费用才可激活,选择普通套餐充值500元后,使用一个多月网速突然下降,与之前承诺的“相当于100兆宽带网速”不符。流量虚标:一些产品存在流量虚标问题,消费者实际使用的流量与设备显示的流量不符。山西晋中萧女士购买的“19.9元100G”套餐,仅用5天就显示已用尽,她平时仅日常办公和浏览网页,向客服要求查看后台流量明细时,客服称无法提供。虚假宣传网速:商家夸大产品的网速,声称能达到高速网络标准,但实际使用时网速却很慢。例如,部分产品宣传可达到5G网速,但实际可能仅为4G甚至更低的网速。芯片造假:一些低价的便携式上网设备可能使用二手芯片,如2018年产的高通二手芯片,这类芯片发热严重、频繁断连,地下室场景网速比正规芯片慢3倍以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