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反内卷”力度加大,在技术创新等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果。以下是具体情况:政策引导推动创新:2025年8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强调强化技术创新引领,支持行业协会引导企业加大创新力度,鼓励企业参与标准修订工作。此外,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通过提升效率指标倒逼光伏企业升级产品、产线,从拼价格转向拼创新。企业技术创新成果显著: 隆基绿能:其量产的BC(背接触)电池技术组件效率达24.8%,上半年出货约4GW,畅销70多个国家或地区。HIBC硅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7.81%,晶硅—钙钛矿两端叠层太阳电池转换效率达到34.85%,大面积(260.9cm2)晶硅—钙钛矿两端叠层太阳电池转换效率达33%,BC(背触式)电池组件效率突破26%。 爱旭股份:其自主研发的ABC组件销量大幅提升,推动公司第二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0.63亿元,在行业寒冬中率先实现季度盈利。据多家第三方机构数据显示,BC组件在国内市场较TOPCon产品普遍溢价9%-13%,在欧洲市场溢价更为显著,工商业场景可达35%,户用场景甚至高达114%。行业竞争格局改善:在政策强力引导下,光伏行业“反内卷”力度显著加大,产业链价格已显现企稳回升态势。硅料价格在7月后率先反弹,多晶硅和工业硅现货价格分别回升至4.71万元/吨和9378元/吨,涨幅达36.9%和7.26%。组件市场方面,央国企集采招标引领价格理性回升,8月22日,华电集团2025至2026年20GW N型双面双玻组件集采开标,投标均价提升至0.71元/W以上,高于行业此前自律约定的0.692元/W底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