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倒闭后,车主权益可由破产清算相关主体、政府部门、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等多方共同维护,具体如下:破产清算相关主体:根据《汽车销售管理办法》规定,车企需保证停产后至少10年的配件供应以及相应的售后服务,即使倒闭也应承担此责任。车企破产时,对车主承担的责任会作为一般债权处理,以企业破产财产来清偿。破产清算组会对未履行的维保合同进行评估和处理,可能会与原有维保服务提供商协商,或寻找新的维保合作伙伴来承接业务,保障已售车辆的维保服务。若车辆仍在质保期内,清算组会继续履行质保责任,对故障车辆进行维修或更换零部件。政府部门:地方政府可发挥主导协调作用,寻找合适的供应商、经销商和车主一起分担损失。此外,车主若面临保险公司无正当理由拒保的情况,可以依据保险法的相关规定向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投诉,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会监督破产过程中消费者的权益保障情况,督促清算组妥善处理维保问题。若车主遇到维保服务中断等情况,可向其反映,寻求帮助。第三方售后机构:推动第三方售后认证体系有助于打破品牌垄断,在车企倒闭后,第三方售后机构可凭借其技术和资源,为车主提供维修保养服务,一定程度上保障车主权益。车主可通过查询相关信息或向当地汽车行业协会咨询,找到可承接维修业务的第三方机构。车主自身:车主在购车时应考虑成熟稳健、售后体系较为完善的车企,在购车合同中明确约定车企的售后服务条款。车企倒闭后,车主应及时与相关部门或接收维保责任的主体取得联系,了解车辆维保情况和后续安排,并保留好购车合同、维保记录等相关凭证,以便在需要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