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雷雨天出现喘不上气的情况,医生提醒要警惕“雷暴哮喘”。以下是关于“雷暴哮喘”的详细介绍:定义:雷暴哮喘是指在雷雨天气期间或随后出现的哮喘急性发作,局部地区雷暴天气后哮喘急性发作的暴发,称为流行性雷暴哮喘。发病机制:雷暴天气期间,强风会将花粉、霉菌等过敏原卷入空气中,这些过敏原受雷暴强气流影响被破碎成更微小的颗粒,极易被人体呼吸道吸入。此外,微粒随气流沉降至地面,使空气中可吸入过敏原的浓度急剧上升。人们吸入微粒后,气道黏膜的通透性改变,过敏原更易侵入气道,从而引发过敏反应,导致哮喘急性发作。高危人群:主要包括患有哮喘、花粉症或过敏性鼻炎的人群,以及儿童、老年人等免疫力较弱的人群。症状表现:与普通哮喘相似,患者可出现呼吸不畅、喘息、咳嗽和胸闷等症状,严重者可危及生命。预防措施:“雷暴哮喘”易感人群在雷雨天气前后应预防性使用抗过敏药物,并随身携带哮喘类急救药物。尽量紧闭门窗,避免外出;即使雷雨过后阳光普照,也应暂时留在室内;如需外出,应佩戴N95口罩、护目镜;回家后及时更换外衣外裤,并使用清水或生理盐水清洗鼻腔和面部,以降低残留花粉引发过敏的风险。急救方法:一旦哮喘发作,尽量采取半坐位或坐位,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充足的水分摄入;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沙丁胺醇等急救药物,每隔20分钟吸入一次。若连续使用3次后症状仍未缓解,一定要及时就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