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价逼近历史高点,供需格局生变
电网升级、人工智能与新能源形成的“三重共振”,让铜从普通工业金属跃升为影响国家科技竞争力和能源安全的战略资源。
近期,全球铜价持续走高,成为大宗商品市场关注的焦点。截至10月下旬,伦敦LME铜价已突破1.1万美元/吨,上海铜期货主力合约价格也站上88300元/吨上方,双双逼近历史高点。
国际机构预测,全球铜市场将出现三年来的首次供应短缺。这一预期引发了资金持续流入金属铜期货市场,使其沉淀资金规模达到487.58亿元,成为仅次于黄金的第二大商品期货品种。
01 价格走势:铜价飙升,资金涌入
期货市场数据显示,铜已成为资金追捧的对象。
10月24日,沪铜期货资金净流入38.71亿元,有色板块整体吸金超过50亿元;10月27日,沪铜期货继续增仓,资金净流入26.99亿元。
在价格表现方面,伦铜年内涨幅已超过25%,纽约期铜价格涨幅更是接近30%,国内沪铜主力合约也已突破88000元/吨关口。
铜价强劲的表现使其成为大宗商品中的“明星品种”。
光大证券在最新发布的分析报告中指出,“铜金比处在历史极低水平,在金价加速上涨后,铜价有望迎来补涨行情”。
02 供需格局:从平衡到短缺
国际机构的最新预测表明,全球铜市场供需平衡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
路透调查预计,2025年铜市场将短缺12.4万吨,2026年短缺进一步扩大至15万吨。
国际铜研究组织(ICSG)10月上旬的预测也印证了这一趋势,该机构预计2026年铜供需将出现15万吨的供应短缺,这将是2023年以来首次出现供应短缺。
供应短缺的预期主要源于两方面因素:一是全球铜矿资本开支长期不足,矿山品位下滑,开发周期拉长,导致供给弹性较弱;二是主要产区持续存在的地缘政治、劳动力和环境挑战,对产能扩张构成下行风险。
03 需求驱动:三重共振形成新动能
铜价飙升的背后,是电网升级、人工智能与新能源形成的“三重共振”。
这一共振让铜从传统的工业金属跃升为影响国家科技竞争力和能源安全的战略资源。
高盛更是发出“铜是未来新石油”的判断,凸显了铜在能源转型和科技竞争中的战略地位。
具体而言,在需求层面,基于全球能源转型、AI革命的双轮驱动,铜的需求引擎正逐步从传统工业领域转向“科技+能源”。
此外,美国制造业回流带来的电网重构需求、新兴市场的工业化进程提速以及欧洲防务支出提升带来的工业金属需求等,也为全球铜消费提供了额外增量。
欧亚资源集团(ERG)预计,受全球能源转型、电网升级和更广泛的电气化计划推动,2025年全球铜需求将同比增长约2.4%。
04 供应挑战:矿山事故与投资不足
供应面同样面临严峻挑战。全球第二大铜矿印尼格拉斯伯格矿区因安全事故大幅减产,这一“黑天鹅”事件加剧了全球金属铜供应的紧张。
据国际铜研究组织预测,该矿区至少要到2027年才能恢复到事故前的开工率。
与此同时,全球铜矿资本开支长期不足,导致未来供应增长受限。
ERG的报告指出,2025年全球矿山产量同比仅增长0.2%,大幅落后于需求增长。
主要产区(智利、秘鲁、印度尼西亚、赞比亚)持续存在的地缘政治、劳动力和环境挑战,将继续对产能扩张构成下行风险。
Codelco计划将2026年面向欧洲市场的铜附加费上调至345美元/吨,创下历史新高,表现了市场对明年铜供应紧张的忧虑。
05 市场展望:结构性牛市或刚开启
对于铜价未来走势,市场分析人士普遍持乐观态度。
光大期货有色金属研发总监展大鹏认为,尽管存在一些宏观事件扰动,但铜市“供需错配”的底层逻辑并没有改变,价格中枢上移符合市场预期。
路透调查的预期数据显示,LME铜2025年均价预计为9752美元/吨,2026年将进一步升至10500美元/吨,高于2024年的9143美元/吨。
从长期来看,目前市场普遍认为,长期铜价将超过每吨10,000美元,才能激励新采矿项目的开发。
肖静认为,黄金价格长期上涨逻辑未改,主流机构竞相调高2026年长期均价预测。从金铜比角度来看,伦铜价格正尝试突破11000美元/吨的长期阻力位,中长期上涨空间正在打开。
06 投资机遇:龙头企业优势凸显
在铜价上涨的背景下,相关铜矿企业有望直接受益。
洛阳钼业(03993) 被高盛研报看好,该机构将公司2028至2030年铜产量预测上调30%至100万吨,预期铜价上升及钴价复苏将推动洛钼2025至2026年经常性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8%。
紫金矿业(02899) 前三季度矿产铜产量83万吨,同比增长5.1%。公司巨龙铜矿二期工程预计2025年底具备大料生产条件,投产后将新增铜产量15-20万吨,是未来公司铜增量核心来源。
五矿资源(01208) 三大铜矿增幅显著,其中Las Bambas铜产量已达21.1万吨,同比增长67%,且上半年已实现全年生产指引上限的52.7%进度。
江西铜业股份(00358) 作为第一量子最大股东,如果后者旗下的巴拿马铜矿于2026年下半年复产,将显著增厚公司利润。
市场的变化已经显而易见。LME铜价突破1.1万美元、沪铜站上8.83万元,这些数字不仅代表着价格的飙升,更映射出铜这一传统金属在新时期的战略地位。
铜金比处在历史极低水平,在金价加速上涨后,铜价正迎来补涨行情。随着全球能源转型与AI革命的推进,铜的“新石油”地位将愈发凸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