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0日,国家质量强国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市场监管总局联合组织开展了侵权假冒伪劣商品全国统一销毁行动。主会场设在湖南省长沙市,25个省(区、市)设分会场,主、分会场通过视频连线同步开展销毁工作。相关介绍如下:销毁规模:此次行动聚焦民生和安全领域,全国共销毁侵权假冒伪劣食品药品、服装鞋帽、烟酒、化妆品、盗版出版物、燃气灶具、消防产品等200多个品种,总量达3683吨,货值4.32亿元。所有销毁均采取绿色环保、无害化方式进行。部分地区销毁情况: 湖南省:作为主会场,湖南省销毁假冒伪劣商品约237吨,货值近3700万元。 广东省:广东分会场设在梅州市,销毁各类侵权假冒伪劣商品5.6万余件,约60吨,货值约2100万元。此外,河源市集中处理约18吨侵权假冒伪劣商品,累计货值约498万元。 辽宁省:全省共销毁侵权假冒伪劣家用电器、儿童用品、服装、过期食品等15类品种,重量110余吨,货值达300多万元。 河北省:河北分会场集中销毁食品、药品、日化品、电动自行车等12类185吨侵权假冒伪劣商品。 北京市:集中销毁白酒、服装鞋帽、化妆品、汽车配件等52个品种近30吨侵权假冒伪劣商品,货值金额达1240余万元。 浙江省:在诸暨集中销毁211吨侵权假冒伪劣商品,涉及食品、药品、服装、电器等150多个品种。 河南省:河南分会场在鹤壁市举行启动仪式,销毁了全省2024年以来查获的食品、药品、烟草制品等12大类侵权假冒商品,共计517.21吨,货值4060万元。 重庆市:销毁30余吨假冒伪劣商品,涉及卷烟、食品、酒水、儿童玩具等7大类。近年来,各地各有关部门持续加大保护知识产权和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力度,连续开展侵权假冒伪劣商品统一销毁行动,在保护消费者和权利人合法权益、增强公众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