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我国本科职业教育呈现深化研究态势,2024年职业本科教育理论研究热点主要聚焦于职业本科基础理论、人才培养、学科与专业建设等7个领域,实践热点则主要集中在高职申本、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7个方面。具体情况如下:基础理论研究深化:从学理层面探讨了价值理念、体系制度、路径方法等内容。研究认为职业本科教育具有重要价值和独特功能,可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支撑,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创新教育模式等。同时,职业本科教育的合法性和制度建设成为重要研究内容,学者们分析了其面临的“三重合法性”挑战及制度化困境,并提出相应对策,还从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等方面,对职业教育服务共同富裕的制度体系进行了研究。人才培养研究深入:2024年相关研究主要围绕人才培养定位、育人机制、培养方案、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等核心议题展开。在人才培养定位上,共识是本科职业教育以服务产业为导向,定位于高层次、职业性,致力于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创新技能人才,同时也存在应培养拔尖技术创新人才、现场工程师等不同观点。育人机制方面,贯通培养、职普融通是研究重点,校企协同育人和中国特色高层次学徒制也受到关注。对于培养方案,强调要遵循人才培养逻辑,强化需求调研,打造高水平教学基地等。培养模式上,发现职业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以“典型工作任务”为逻辑起点等共性特征,并明确了改革重心。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提出要构建适配度高的课程体系,以解决高职院校学科与专业建设“两张皮”的问题。学科与专业建设研究发展:学科建设成为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首要议题,建设一流职业本科的关键是推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学者们对职业本科教育学科知识属性的认识渐趋一致,在职业学科发展路径上,提出要构建职业学科理论发展体系,制定职业学科类型发展标准,走学科与专业一体化融合发展之路。专业设置上,强调要对接现代产业体系,2024年教育部更新了职业教育专业目录,新增了多个职业本科专业,部分院校也面向产业数字化新要求,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升级传统专业、设置新兴专业。不过,当前职业本科教育理论研究仍面临研究重心不够下沉、拔尖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探索不够深入等问题,实践方面则面临社会认同、产教深度融合和生源多样化带来人才培养压力等多重挑战。未来还需要通过有组织地开展现实问题研究、提升高质量发展能力、完善宏观政策制度性供给等举措,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
|